□本報通訊員 朱艷玲
近年來,靈川縣委統戰部充分發揮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作用,創新“3+3”工作模式,助推法治鄉村建設。
品牌+服務,探索普法新路徑
在全縣律師隊伍中甄選出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律師50名,充實“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數據庫”,探索“統戰+法律服務”工作模式,打造靈川“統戰律政聯盟”新品牌,組織聯盟成員50人次,深入到12個鄉鎮開展免費法治宣傳、免費法律培訓、免費法律咨詢和訴訟優惠收費為主要內容的“三免費一優惠”活動,累計進行法律咨詢、宣傳活動20次,服務上萬人次。
在大和律師事務所掛牌成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律師行業)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基地,按照“六有”基本規范和工作標準建設基地,依托基地定期開展業務交流,每年開展集中學習培訓活動3次以上,組織公檢法干部及優秀律師開展專題講座,提升業務能力。
開通“靈川縣同心法律服務”公眾號,及時推送法律知識和政策資訊,目前已發布圖文資訊30篇,閱讀總量超3萬人次。
平臺+機制,做好調解大文章
建立鄉村法律服務優秀工作者季度評選機制,依托實踐創新基地每季度組織開展先進律師、優秀律師事務所評選表彰活動,著力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吸引更多律師代表加入鄉村法治建設。
在各鄉鎮成立“同心律師之家”,建立完善百姓議事、民情懇談等調解機制,會同律師、鄉賢、志愿者,村調解員等組成工作專班,深入田間地頭,對重大矛盾糾紛及治安隱患進行深入排查、聯動處置、及時化解。
創新一對一調解機制,鼓勵支持同心律師服務團成員作為法律顧問參與鄉村矛盾糾紛調處、依法幫助維權等。目前已調解涵蓋合同糾紛、財產糾紛、遺產糾紛等5類共102個問題。
法治+德治,奏出鄉村和諧曲
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中骨干人員的作用,在村居廣泛開展好兒女、好婆媳、好夫妻、五好家庭的評選和“曬家風、曬家訓”活動,積極打造“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發展的法治鄉村治理的新模式。
在各鄉鎮挖掘和培養鄉賢、自由職業者等“法律明白人”“法治帶頭人”25名,引導和鼓勵鄉賢參與制定村規民約,建立完善紅白理事會等措施,革除陳規陋習,推動家風、民風、民俗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融合。
聯合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籌集15萬元資金,以打造農村書屋為契機,充實相關法律書籍2萬冊分發到12個鄉鎮124個農村書屋,同時,定期邀請靈川縣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中的法律人才在書屋開講座、辦沙龍等主題活動。目前,已經舉辦專題法律講座8場,5000多名群眾參加講座。